年会讲话 | 王巍: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丰富民众精神文化生活-k8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人生

年会讲话 | 王巍: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丰富民众精神文化生活
  发布时间:2022-11-10 10:03   来源: 城市怎么办

image.png

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王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学者,大家好。

很高兴有这个机会跟大家进行交流。我发言的题目是《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丰富民众精神文化生活》。

党的二十大会议刚刚结束,各行各业都在总结党和国家十八大以来所取得的成就。借此机会,我也就这个题目简单回顾一下迈入新时代以来我们文物保护事业所取得的成就。

第一方面,文物保护意识持续深化,服务大局成效明显。近年来,文物保护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均对加强文物保护利用作出了整体谋划;中央出台6份专门政策文件,“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首次列入国家专项发展规划,27个省级人民政府将文物安全纳入考核评价体系。这些都展现了党和国家对文物保护事业的高度关注。1982年通过的《文物保护法》提出,文物工作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但2022年7月召开的全国文物工作会议对文物工作方针提出了新的表述——“保护第一,加强管理,发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新表述突出强调了“保护”,要求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发挥文物更大的影响,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历史自信。

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让遗迹和文物“活起来”的一项重要举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考古学界联系民众与社会的重要纽带,是让民众感受历史悠久、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的重要途径和有效形式。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指以重要考古遗址及其背景环境为主体,具有科研、教育、游憩等功能,在考古遗址保护和展示方面具有全国性示范意义的特定公共空间。简单来讲,是将重要遗址建成公园,通常包括一个遗址博物馆,并辅之以各种展出设施和休闲设施。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一般会选择位于城市附近、人口密集、交通便利的重要遗址,以达成让民众在游玩休憩之中体验和感受历史文化和古代文明的目的。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具有重大的意义,它解决了曾长期存在的文物保护与城市建设、旅游事业的矛盾,使这三者由对头变为同盟军,极大地促进了文物保护与利用;也极大提升了各级政府的积极性,把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作为一项促进文旅融合、改善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知名度的重要举措。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评定管理工作由国家文物局负责。考古遗址公园首先需经过国家文物局批准立项,在符合若干条件且已初具规模的基础上再开展评定工作。评定合格者,由国家文物局授予“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称号,准予挂牌。迄今为止,已有三批36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获准挂牌,浙江的“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大窑龙泉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以及“慈溪上林湖越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都榜上有名。今年11月8-9日,国家文物局将进行新一轮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评审工作,预计将会有一大批新的考古遗址公园获准挂牌或立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将迎来大发展。

第二方面,文物保护力度持续加大,保护状况有力改善。迈入新时代以来,我们完成了“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石窟寺”等专项调查;公布了两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总数达5058处,国保、省保、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分别增加115%、58%、88%;长城、大运河、丝绸之路、传统村落等重大文物保护工程相继竣工,预防性保护、系统保护工作积极推进,数以万计的馆藏珍贵文物、重要出土文物得到抢救修复。文物安全严防严管严打严治长效机制健全完善,打击文物犯罪、查处法人违法、整治火灾隐患取得重要成果,文物安全形势总体向好。

第三方面,文物博物馆改革持续推进,影响力大幅提升。类型丰富、主体多元、普惠均等的现代博物馆体系基本形成,全国备案博物馆6183家,免费开放率达91%,年度举办展览数量增长144%、接待观众数量增加119%,“大美亚细亚”“唐宋八大家”“万年永宝”“何以中国”等展览成为社会文化热点。《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中国考古大会》《国宝大会》《古韵新声》《考古公开课》等电视节目引爆大屏小屏,参观博物馆成为社会新风尚。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深入实施,助力脱贫攻坚、老区振兴、四史教育,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等建成开放。支持引导民间收藏文物,优化文物进出境监管和文物鉴定咨询服务。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56项。中外联合考古渐成规模,我国已有30支考古队在20个国家实施考古发掘,足迹遍及亚非欧美四大洲。跨国文物保护合作扎实开展,文物进出境展览异彩纷呈,流失文物追索返还亮点频现,1800余件(套)海外文物“游子”回归祖国,文物成为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金名片”。中国考古的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

第四方面,文物治理能力持续增强,治理水平不断提高。国务院颁布《博物馆条例》、新修订《水下文物保护管理条例》,各地出台200多部地方性文物保护法规,113项文物保护领域国家和行业标准发布实施。文物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古代壁画保护、陶质彩绘文物保护、饱水漆木器保护、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调控等技术水平进入国际第一梯队。文博人才培养体系更加健全,各级文物考古机构人员编制普遍增加一倍以上。

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新时代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一要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二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此外,习总书记还强调,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他还强调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文化事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就是认真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并落实到自己的行动当中。在此背景下,如何做好文旅融合、发展文化视野,是城市管理者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对各个城市来说,发掘、保护和传播当地的历史文化内涵,是城市文物工作开展的重要内容,而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各类文化历史博物馆,都是值得借鉴的方式。同时,各级政府的媒体也应当齐心协力,共同弘扬和传承城市的历史和文明。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文化强国做出新贡献!谢谢大家。

(根据视频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整理:陈正怡然

审核:施剑

  作者:  编辑:陈俊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