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5日,由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南方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浙江大学旅游与休闲研究院联合主办,浙江大学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基地协办的第五届“双城暨大湾区都市文化研究博士论坛”在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成功举办。
本次论坛以“重大赛事活动与城市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旨在通过高水平、多元化的对话交流,拓宽学术视野,前瞻性地探索当代都市文化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发掘有潜力的学术新秀和独到观点。来自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的博士后、南方科技大学荣誉学会的青年会士、浙江大学旅游与休闲研究院的博士研究生三个学术团体及法国里昂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广东财经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浙江树人大学、温州大学、浙大城市学院、浙江警官学院、上海体育学院等国内外高校和学术机构的40余位青年学者,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齐聚一堂,就都市文化发展大语境下的热点议题和前沿问题展开了多视角、多维度的交流和讨论。
论坛于10月15日上午正式开始,现场气氛热烈。开幕式由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研究三处负责人主持。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党组书记、主任江山舞,南方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人文社科荣誉学会执行会长周永明讲席教授分别致辞。江山舞主任表示,本次论坛意义重大,打破了长期以来城市研究的地源文化壁垒,这种创新学术交流模式,为深杭双城都市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借鉴思路。周永明教授对杭州与深圳两个一线城市在城市学研究领域所作的尝试和探索十分认可,深圳“未来城市研究中心”即将落地,今后杭深双城将继续携手深耕都市研究,共同赋予中国城市学研究新的活力。
本次论坛设主旨报告、主题交流和专题研讨三个部分。杭州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凌平教授和浙江大学旅游与休闲研究院副院长、浙江省休闲学会会长刘慧梅教授作主旨报告。凌平教授的《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竞争力影响的辨析》从“蒙特利尔陷阱”的沉痛教训、大型体育赛事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新模式、杭州亚运会对杭州城市竞争力的提升价值、大型体育赛事对杭州城市竞争力影响的辨析四个方面展开,对此次论坛主题作了深入剖析。刘慧梅教授的《亚运会、城市发展和居民幸福感》,从城市生活与幸福感受出发,以八座亚洲运动会举办城市为研究对象,利用各种调研方法,总结出居住时间、休闲时间、教育水平等因素对人们幸福感受度和城市满意度的影响,并就此提出了未来杭州幸福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建议。
主题交流阶段,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荣誉学会青年会士赵妍的《浅谈运动场馆设计及其与居民生活的共生发展》,探讨了运动场馆建筑设计的若干议题,总结出具有弹性的体育场馆的设计策略与适应性的改变经验,为体育建筑新模式的探索发展及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上海体育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杨鹏分享的《体旅融合发展的背景与趋势》,结合当下体育与旅游融合发展的现实场景、体旅融合发展的背景,对体旅融合发展的趋势作了预想和展望。法国里昂大学信息与传播学院郭倩博士的报告《艺术与科学之间的传播学策略研究:以法国大型城市节庆为例》,则是在社会传播学范畴内,对城市中该类节庆活动的制度化进行思考。以个别法国大型节庆为例,思考当地文化策略是如何为该项“艺术-科学”实践的制度化以及其产品的传播提供相应条件的。浙江大学旅游与休闲研究院博士后顾磊的《动漫意象的建构与城市节事的营造》,详细梳理了历史上运动赛事吉祥物意象的特征与流变,并以实际案例深度探讨了动漫意象与节事气氛营造的复杂关系。杭州城研中心研究四处研究人员杨之颖博士分享《赛事理念与城市风格的碰撞与融合:以南京青奥会为例》一文,认为在世界各国申办国际性重大赛事的热潮下,如何寻求赛事活动和举办城市的最优适配度,是赛事最终能否成功举办以及是否产生国际影响力的关键。她以南京青奥会为例,通过赛事理念与城市风格的适配分析、赛事目标与城市发展目标的一致性分析,论述了南京青奥会的成功必然,并总结出值得借鉴的经验做法。
下午,杭州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浙江大学杭州城研中心博士后沈费伟主持会议。围绕“休闲文化与城市精神生活”专题,浙江树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李永莒《休闲的深化:传统人文精神与城市生活的融合》,以“茶休闲”为例探讨城市休闲不仅应具备现代化的形式特征,同时亦应符合中国特色人文精神的内在需求,这不仅扩展了现代城市休闲的概念,也为现实的休闲生活的形式提供了内在的整体支撑。南开大学文学院马颖杰博士分享《元代杭州〈保母帖〉观咏活动考论》,梳理了元代杭州《保母帖》观咏活动的线索、发展历程及其盛行背后的成因,元代《保母帖》观咏活动是不仅是杭州文人之间一种高雅的交谊方式,亦是元代杭地休闲活动的见证。杭州师范大学弘丰中心吴冠达副教授的《空间戏剧史编纂学:城市/戏剧/休闲/历史》一文,以跨学科的视角下,利用物理学领域的概念分析城市中生产的“节奏”、工作与休闲的“间隔”等时空因素如何深刻地影响了晚清上海的戏院票价、剧目的选择以及剧场的功能。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荣誉学会青年会士高斌的《〈都城纪胜〉中的杭州城市文化书写》,发掘了宋人耐得翁所撰记录南宋临安城繁华盛景之笔记《都城纪胜》的史料价值,该书从不同侧面描绘了古杭州的城市文化,也为现代城市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示范。浙大城市学院国际文化旅游学院助理研究员方芳《从“网吧”到“电竞小镇”——对电子游戏“肉身化”的一些思考》,谈及“肉身”对“虚拟”的反扑,现实空间因“肉身”而具有不可替代性,进而对“离身性”进行反思,人类是否可以摆脱肉身的依赖而实现完全的数字化、信息化,即拥有所谓的“虚拟身体”。浙江大学杭州城研中心博士后、温州大学汪振汉讲师的《休闲与文化认同:基于华裔新生代“寻根之旅”的实证研究》,以夏令营休闲活动为研究模型,夏令营通过创设休闲教育与文化体验的情境,提供发展文化认同的舞台与契机,可借此探讨其对华裔新生代中华文化认同的作用,并对相关政府机构提出了建议与对策。广东财经大学文化旅游与地理学院李怡飞讲师《城市休闲公园游憩涉入与地方依恋研究——以佛山千灯湖公园为例》以佛山千灯湖公园为案例地,通过问卷调查并辅以实地观察、访谈等方法,探讨城市居民的公园游憩行为与地方依恋之间的关系。
围绕“数字化休闲与城市包容发展”专题,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荣誉学会青年会士杨辉在《数字赋能城市文明建设的实现路径研究》中提出,为进一步加强城市“数字化”,深化城市文明建设,需加快数字基础网络建设,增强城市文明建设硬实力;构建数字文化产业生态,激发城市文化创造力;打造城市数字传播网络,提升城市文化品牌影响力。杭州城研中心研究三处高级工程师宋航的《体育赛事助力县城文旅产业发展分析—以岳西县为例》聚焦县域行政单元,以安徽省岳西县“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为例,分析体育赛事对县域文旅品牌塑造及城市美誉度传播的直接影响,探索体育赛事赋能生态型县域小城的实践路径。浙大杭州城研中心博士后、浙江警官学院陈秀讲师的《重大赛事对法治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则通过实践考察和具体的案例探讨,分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有利于重大赛事对城市法治高质量发展的理论,以期充分发挥法治在促进体育赛事保障方面的作用。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范虹珏副教授的《数字经济驱动高质量发展的逻辑与路径研究》,谈及现阶段数字经济发展面临着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协同发展的风险、数字经济发展带来的数字鸿沟与贫富分化风险、数字经济相关政策体系建设滞后的风险以及数字经济发展缺乏核心技术支撑的风险。亟待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协同发展、消除数字经济发展引发的贫富分化问题、完善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以及健全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技术体系,以此促进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浙江大学杭州城研中心博士后来晓维分享的《权利与能力:残疾人休闲的应然与实然》,从阿玛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出发提出了“休闲可行能力”的概念,并构建了残疾人“休闲可行能力”的分析路径和分析框架,意图能在后续研究中对残疾人实现休闲权利的实然状态进行评估。浙江大学杭州城研中心博士后王辉《城市旅游历时性发展的驱动机制研究——以杭州为例》一文,通过主题分析法和citespace所作文献综述发现,国内从旅游城市到城市旅游历时性转变的研究较少,并缺乏实证性研究,选取杭州为例,从旅游发展阶段、城市发展阶段和杭州城市本身做杭州城市旅游的实证研究,具有创新意义。
浙大城市学院艺术与考古学院吕微露副教授、南方科技大学社会科学中心周永明讲席教授、浙江大学旅游与休闲研究院副院长刘慧梅教授作为评议人分别在主题交流和专题研讨论坛进行了总结发言,他们对与会学者的研究视角、论题思路以及精彩陈述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他们立足当下、观点新锐、思考深入,充满人文与现实关怀,并提出了相应中肯的建议,表达了对青年学者学术未来的期待。
最后,向故去的“双城暨大湾区都市文化研究博士论坛”发起人浙江大学旅游与休闲研究院潘立勇教授遥致敬意与缅怀。
供稿:马颖杰、戴辰
审核:毛燕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