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原中共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杭州城市学研究理事会理事长,浙江省首批新型重点专业智库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首席专家,浙江大学兼职教授、兼职博士生导师,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客座博士生导师,浙江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王国平,应邀为“四川巴中市改革开放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题培训班”作题为《打造新型城镇化2.0的思考》的专题讲座。浙大城市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产教融合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童晓明主持讲座,巴中市各级领导干部180余人听取报告。
王国平指出,要推进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实现在新起点上取得新突破,关键要做到“七个新突破”:一是在坚持“美好生活”目标定位上求得新突破;二是在坚持城市群主体形态上求得新突破;三是在坚持“两轮驱动”发展路径上求得新突破;四是在坚持城市国际化发展导向上求得新突破;五是在坚持“四化同步”上求得新突破;六是在坚持“xod ppp epc”发展模式上求得新突破;七是在坚持“六高”方针上求得新突破。
王国平强调,格局决定眼界,眼界决定理念,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巴中作为川陕革命老区核心区域、原川陕苏区中心城市和秦巴山片区中心城市,是四川省“一干多支”发展战略重要节点城市。巴中要坚持两轮驱动发展,立足自身资源禀赋、优势特色,深入落实“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部署,突出“三市两地一枢纽”发展定位,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强化区域协作,突出枢纽功能,大力推进巴中新时代革命老区振兴发展。
报告引起在场学员的热烈反响。在互动问答环节,大家踊跃提问。王国平就中心城市虹吸效应、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如何平衡等问题作详细解答。
关于虹吸效应问题,王国平认为,一是处理好“自转”与“公转”的关系。“自转”是内因、是基础,“公转”是外因、是保障。所谓“自转”,是指把巴中当作一座大城市来谋划和建设,构建“一城三区三副六廊多组团”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所谓“公转”,是指巴中要扬长避短,抓住构建大都市区所带来的重大战略机遇,主动接轨长江经济带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加快形成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弱化中心城市的虹吸效应,努力做到“大树底下好乘凉”。二是坚持“小县大城”战略。把县城作为城乡融合的主平台、主战场,通过“下山发展”、“异地发展”、“进城发展”,形成“县城 x个中心镇”组团发展模式,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同时要完善城市功能,做好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质,发挥房价等生活成本、商务成本低的优势,吸引发展要素向非中心城市转移。
关于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平衡问题,王国平认为,转变城镇发展方式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前提和保障。改革开放40年以来,城市化与工业化之间的关系已经发生根本性的转换。40年前是工业化带动城市化,而40年后的今天,则是城市化带动工业化。城市成为了当今工业发展的主载体,城市经济成为了各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主方向,以城市发展方式转变带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成为大趋势。巴中要抓住城市化的战略机遇,在坚持“两轮驱动”发展路径上求得新突破,以政府做城市、做环境带动市场做产业、做企业,以政府办好企业围墙外的事带动市场办好企业围墙内的事,坚持以一流的环境吸引一流的人才,以一流的人才兴办一流的企业,进而打造一流的城市。
供稿:李致远
审核:毛燕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