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11日,原中共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杭州城市学研究理事会理事长,浙江省首批新型重点专业智库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首席专家,浙江大学兼职教授、兼职博士生导师,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客座博士生导师,浙江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王国平应邀为杭州市建委“新形势城乡建设发展高级研修班(一期)”作《城市基础设施社区化与未来社区规划建设》的专题讲座。杭州市建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董天乐主持讲座,杭州市建委和直属单位50余名领导干部听取讲座。
当前,党中央赋予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光荣使命。城市基础设施是共同富裕的“先行官”,未来社区是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城市基础设施社区化与未来社区规划建设,将在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建设宜居、宜业、宜游“三宜城市”中发挥重要而独特作用。
王国平指出,城市基础设施社区化,就是在传统城市社区范畴的基础上增加“未来社区”“特色小镇”“产业园区”等新空间、新载体、新功能的基本单元,引导“政府”“居民”“物业公司/运营公司”等多元社会主体参与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实施、管理、经营、更新全过程,以全生命周期的资金平衡测算为评价指标,打造“15分钟生活圈+15分钟通勤圈·就业圈·消费圈·社交圈·教育圈·医疗圈·运动圈·休闲圈·生态圈”的新型社区共同体。
王国平强调,当前,几乎所有中国城市政府都面临两大挑战:一是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二是政府负债过高的问题。政府负债主要原因是城市经济类、社会类、生态类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巨额债务。城市三大类基础设施应该是也必须是公共产品。公共产品应该也必须具备土地的溢出效应,即地租和级差地租的特性。在不增加政府负债的前提下,通过“级差地租”理论,既有可能彻底解决政府投资强度不足的问题,又有可能彻底解决城市三大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商业模式不足的问题,进而实现项目资金平衡与城市可持续发展。换言之,要实现城市基础设施溢出效应最大化,进而实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少负债、甚至不负债的不二法门,必然是、也只能是城市基础设施社区化。
报告引起在场学员的热烈反响。在互动交流环节,大家踊跃提问。王国平就如何破解老旧小区改造资金平衡、未来社区建设如何避免同质化等问题作详尽解答。
关于如何破解老旧小区改造资金平衡问题,王国平认为,一是开展背街小巷改善、庭院改善、危旧房改善和物业管理改善等“四大改善”工程,让老旧小区通过“四大改善”工程的更新改造实现“华丽转身”。二是全面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社区化,坚持xod模式,探索应用“xod ppp epc”复合型新模式,以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土地一体化开发利用为理念,基于“级差地租”理论,提高城市土地资产的附加值和出让效益,使基础设施作为整体最大限度地呈现其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综合效益,最终实现老旧小区改造资金平衡。
关于未来社区建设如何避免同质化问题,王国平指出,一要坚持“一调两宽两严”(“一调”指不违反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的前提下,调整土地使用功能;“两宽”指放宽容积率、放宽建筑高度;“两严”指严格控制建筑密度、严保绿化率)原则,用足、用活、用好《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高质量加快推进未来社区试点建设工作的意见》(浙政办发〔2019〕60号)中的空间政策、用地政策、财政金融等方面创新举措。二要以基础设施为中心,分层分类推进“三化九场景”建设。即打造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三化突出”,邻里、教育、健康、创业、建筑、交通、能源、服务、治理“九大场景差别化融入”的城市现代化基本功能单元。
讲座开始前,王国平理事长会见了杭州市建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董天乐一行。
供稿:王乾坤
审核:李飞孟